1)研究团队在中国高速铁路网络扩展领域,运用空间可达性分析方法,评估了广西旅游走廊主要生态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变化,发现高铁显著提升了旅游景点的可达性,整体网络更加集中,旅行时间大幅缩短,为政府制定高铁网络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。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97397525002309 2)研究团队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,运用空间可视化、景观指标、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,分析了A级景区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影响机制,发现景区通过改善基础设施、提供就业和提升人居环境促进了聚落扩张和形态优化。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97397525002206 3)研究团队在城市规划领域,运用了可解释人工智能-地理相似性推理(XAI-GSR)模型,结合多维指标体系、XGBoost-SHAP解释和地理空间类比推理方法,实现了82.9%的精度识别深圳9668个低效利用地块(占总量的25.44%),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决策支持工具。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9739752500219X 4)研究团队在旅游空间规划领域,运用OPTICS优化的DBSCAN聚类技术和轨迹移动地图分析方法,识别了青藏高原旅游兴趣区的时空演变规律,创新性提出高原旅游空间交互模型,为优化空间规划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依据。 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197397525002164